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:公司半年不抓管理,团队就人心涣散、流程混乱;自己一周不规划,就被琐事拖垮,明明没干活却累得不行;就连办公室的文件,只要不刻意收拾,不出三天就堆成“垃圾场”?
别归罪于“运气差”或“执行力弱”——这背后藏着一个支配万物的底层规律:熵增定律。对企业家来说,搞懂它不是为了学物理,而是为了抓牢“反混乱”的生存密码。
熵增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,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54年就把它挑明了:孤立系统里,没外力做功,混乱度(熵)一定会越来越高。
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:“封闭着、躺平着,必然变乱、变废”。不用讲热水变凉、墨水扩散这些物理例子,咱们从生意人的视角看更直接:
仓库不做“日清月结”,货堆久了就会过期、受潮,这是熵增;
团队不搞沟通、不设目标,就会各自为战、摸鱼偷懒,这是熵增;
你自己不学习、不社交,认知就会固化,跟不上行业变化,这也是熵增。
更狠的是,熵增是“不可逆”的——就像客户丢了再找回来要花10倍成本,破了的口碑补不回来,垮了的身体养不好。这就是为什么“守业比创业难”:创业是“从0到1建秩序”,守业是“对抗自然变混乱”,后者得持续做功。
把人生看成一家“公司”,你就是CEO。这家“人生公司”的衰败,本质上都是熵增没挡住。几个扎心的真相:
1.所有关系都是“客户资源”,不维护就会失效
热恋期的情侣、创业初期的合伙人、曾经的核心客户——这些“高价值关系”为啥会变淡?不是感情变了,是你没做“关系维护”的“负熵动作”。就像客户档案放着不更新,等你需要时早成了“无效数据”;一年不联系的合伙人,再聊时早没了同频的默契。
2.你的“精力损耗”,全是混乱在吸血
为啥“忙了一天没成果”?因为你的时间系统在熵增:早上没计划,被微信、会议、临时需求牵着走;任务不分类,重要的事和杂事混在一起,精力全耗在“切换成本”上。这就像公司没做“优先级管理”,把资源砸在边角料业务上,核心目标永远完不成。
3.所谓“躺平”,其实是“主动缴械”
很多人说“想躺平”,但真躺几天就会焦虑——因为生命的本质是“对抗熵增”。物理学家薛定谔早说过:“生命以负熵为生”。就像公司躺平不拓新、不升级,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市场淘汰;人躺平不学习、不锻炼,身体和认知会同步垮掉。躺平不是“休息”,是给熵增“让路”。
搞懂熵增不是为了焦虑,是为了找到“反制手段”。就像公司靠制度、战略对抗市场混乱,人生也能靠这4招“主动做功”:
1.建“开放系统”:别把自己活成“孤岛公司”
封闭是熵增的温床——公司关起门做产品必死,人关起门过日子必废。怎么开放?
认知开源:每周读1本跨行业书、跟1个“非同行”聊天(比如做技术的找做营销的),就像公司拓展供应链,给认知补“新食材”;
关系开源:每月参加1次行业沙龙,每季度和老客户吃1次“非业务饭”,人际关系不“流动”就会“变质”;
业务开源:哪怕主业稳定,也学个新技能(比如AI工具、短视频运营),就像公司布局“第二曲线”,防的是“行业熵增”带来的危机。
2.做“持续做功”:用“自律SOP”挡熵增
熵增的天敌是“持续的微小努力”。就像公司靠“日常巡检”维持设备正常,你得靠“个人SOP”维持人生有序:
时间SOP:每天早上花5分钟列“3件核心事”,做完一件划掉一件(别列10件,完不成更乱);
健康SOP:固定23点睡、7点起,每周3次30分钟运动——就像机器定期保养,不保养迟早出故障;
空间SOP:下班前5分钟收拾办公桌,衣服穿完及时归位——环境乱了,思维必然乱,这是最划算的“降熵投入”。
3.造“耗散结构”:越折腾,越有序
普利高津的“耗散结构理论”听起来玄乎,本质就是:远离舒适区,反而能维持秩序。
公司太安逸就会被颠覆(比如诺基亚躺平在功能机时代),人太舒服就会废掉。所以:
主动找“适度压力”:比如接一个“有点难但能搞定”的项目,学一个“需要花功夫但有用”的技能;
定期“自我革命”:每季度复盘一次“无效动作”(比如刷短视频的时间、低效的会议),像砍“低效业务”一样砍掉它;
打破“路径依赖”:别总用老方法做事(比如还在用Excel做报表,不学AI工具),就像公司要迭代技术,你的“方法论”也得更新。
4.抓“关键节点”:用“小动作”防大混乱
熵增是“温水煮青蛙”,反熵增也能靠“碎片化动作”:
关系维护:给重要的人备注“生日、偏好”,节日发一条走心消息(别发群发祝福);
认知更新:刷手机时关注3个跨行业博主,每天花10分钟看他们的观点;
精力管理:感到累时立刻起身走5分钟(别硬扛),就像机器过热要停机散热,避免“精力崩盘”。
对我们来说,熵增定律从来不是“宇宙悲观论”,而是“生存行动指南”:
管理公司,是给“组织系统”反熵增(定目标、建文化、拓新业务);
经营人生,是给“个人系统”反熵增(学新东西、交新朋友、保健康)。
宇宙的终极是混乱,但人的价值,就是在混乱里“造秩序”——对企业家而言,这不仅是活好自己的意义,更是带着一群人在市场风浪里站稳脚跟的底气。
毕竟,能把“无序”变成“有序”的人,从来都是规则的制定者,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。
这适合你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需要策划、实操落地指导、投资、融资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
普通人想逆袭成功,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和专家团队陪跑,一步一步学习照做就可以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