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娃不用刻意报早教班,跟着孩子的成长节奏,在换尿布、玩游戏这些平常事里做好互动,就能帮娃高效开发潜能。下面按不同年龄段,给你说说具体该怎么做。
0-1 岁:用感官给宝宝 “打开世界”
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世界充满好奇,咱们要多调动他们的感官,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一切。
跟宝宝 “碎碎念” 很重要
给宝宝换尿布、喂奶的时候,别光顾着做事情,要边做边跟他说话。比如换尿布时可以说:“现在要换尿布啦,凉凉的湿巾擦小屁股,宝宝会不会觉得舒服呀?” 喂奶时可以讲:“这是甜甜的奶水,宝宝喝了能长高高哦。”
每天跟宝宝说的话别少于 20000 字,尽量用完整的句子,再加点拟声词,像 “小狗汪汪叫,小猫喵喵喵”,这样宝宝听着有趣,也能慢慢熟悉语言的节奏。
多让宝宝摸一摸、看一看
准备些不同材质的东西让宝宝摸,比如软软的丝绒布、QQ 的硅胶玩具,甚至天热的时候拿个凉丝丝的冰袋(用布包好,别冻伤宝宝),让他的小手感受不一样的触感,这能刺激他的触觉神经发育。
还可以用黑白卡给宝宝做训练,把卡片放在离宝宝眼睛 20 厘米左右的地方,慢慢移动,引导宝宝跟着看,锻炼他的视觉追踪能力。
身体互动别落下
每天给宝宝做做被动操,跟着儿歌的节奏活动他的胳膊、小腿,宝宝动起来会很开心。偶尔试试 “飞机抱”,抱着宝宝轻轻摇晃,这能刺激他的前庭发育,对平衡感有好处。
1-3 岁:跟着宝宝的节奏 “陪他探索”
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主动探索世界了,咱们要学会跟着他的兴趣走,引导他多动手、多思考。
用 ShREC 原则跟宝宝互动
当宝宝盯着一个东西看的时候,你也蹲下来,跟他视线平齐,指着他看的东西说:“宝宝,你在看红色的花呀,这朵花真漂亮。” 这就是 “聚焦关注”,能让宝宝知道你在关注他。
宝宝说话还不完整的时候,比如他指着球说 “球”,你就接着他的话说:“对呀,这是你的蓝色皮球,摸起来滑滑的,拍一下还会跳呢。” 这样 “扩展描述” 能帮他丰富语言。
跟宝宝说话时,问了问题别着急要答案,留 5-10 秒让他自己想想,慢慢他就愿意跟你多交流了。
给宝宝 “瞎玩” 的机会
别总给宝宝那些固定玩法的玩具,不如拿点黏土、颜料给他,让他随便捏、随便画,别去干预他,哪怕他把颜料涂得满身都是也没关系,这是他在发挥想象力呢。
玩角色扮演的时候,不用买专门的玩具,找些家里的旧衣物,比如把爸爸的大衬衫当医生服,用小篮子当购物篮,宝宝会玩得更投入。
让宝宝跟着你 “做家务”
准备饭菜的时候,让宝宝来帮忙,比如给他一小块面团,让他捏成小球;摘菜叶的时候,让他也试着撕一撕。还可以跟他一起用红薯茎做手链,用树叶做小扇子,既能锻炼动手能力,又能培养想象力。
整理东西的时候,跟宝宝玩 “寻宝游戏”,把卡片藏在洞洞纸下面,让他自己抠洞、撕纸找卡片,他会觉得特别有意思,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3 岁以上:和宝宝 “一起动脑子”
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,咱们要多跟他深度互动,帮他培养思维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。
跟宝宝好好 “聊聊天”
当宝宝有负面情绪的时候,别着急否定他。比如他说 “作业好烦”,你可以说 “是不是觉得作业太多啦?需要我们一起把任务拆分成小步骤吗?” 这样能帮他学会怎么表达情绪,也能引导他想办法解决问题。
可以准备一个 “好奇罐”,宝宝平时有什么问题,比如 “为什么天会黑”,就写下来放进罐子里,然后陪着他一起查资料找答案,慢慢他就会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。
玩游戏也能练思维
跟宝宝一起拼拼图的时候,别直接告诉他该放哪块,而是稍微提示一下,比如 “你看看这块三角形的,是不是可以试试放在转角的地方呀?”
下象棋、五子棋这些棋类游戏时,偶尔故意留个小破绽,让宝宝发现,他会特别有成就感,还能慢慢培养战略思维。
用小仪式给宝宝 “鼓劲儿”
可以跟宝宝约定一个独特的鼓励手势,比如击掌之后再比个 “耶”,配上一句口号 “宝宝真棒!”,当宝宝完成一件小事,比如自己穿好衣服时,就做这个手势,能强化他的成就感。
画一棵 “成长树”,宝宝每次有小突破,比如第一次自己叠被子,就贴一片叶子或者一朵小花在树上,看着树慢慢 “长大”,宝宝会更有动力。
这些小细节要记牢
不管哪个年龄段,跟宝宝互动都要注意这些事:跟宝宝说话时,蹲下来让视线和他平齐,他会觉得更亲切;每天留 30 分钟 “专属时间”,放下手机,全身心陪着宝宝玩。
安全方面一定要注意,像磁力珠、激光笔这些危险的玩具千万别给宝宝玩。还有,7 岁以下的宝宝别做那种很死板的训练,玩游戏比刷题有用多了,能多激活 12 个脑区呢。新生儿每次互动别超过 15 分钟,别让他太疲劳。
把这些方法融进每天的生活里,你会发现,早教一点都不复杂,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刻,都能成为他成长的好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