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提的这个主题特别实用——商业模式创新不是商学院的理论游戏,而是老板们能拿来改业务、提利润的真工具。核心逻辑很简单:重新搭一套“帮客户解决问题+自己赚钱”的逻辑,既让客户觉得更值,又让自己比对手有优势。下面从“能看懂、能学会、能落地”三个维度,把这套逻辑拆透。
别被“重构价值创造逻辑”这类词绕晕,直白说就是:你原来靠“卖产品赚差价”,现在能不能改成“靠服务收年费”?原来只做“自己的客户”,现在能不能拉上合作伙伴一起服务,赚更多钱?本质是调整“怎么服务客户、怎么赚钱”的组合,搞出对手学不来的优势。
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,就5个你每天都要想的事,不用记术语,记“客户、价值、渠道、关系、钱”就行:
客户细分:别想“所有人都是客户”,要抓“最愿意给你钱的那群人”。比如奶茶店,是抓“学生党”还是“上班族”,打法完全不一样。
价值主张:你到底帮客户解决了“什么麻烦”?不是“我的产品好”,而是“你买了我的东西,能省30分钟时间/多赚200块”。
分销渠道:客户怎么找到你?是靠门店、外卖平台,还是靠老客户介绍?别贪多,先把1个渠道做透。
客户关系:客户买完就走,还是会复购?比如理发店办会员、送积分,就是为了让客户“常来”。收入来源:你靠什么赚钱?别只靠“卖货”,比如健身房,除了年卡,还能靠卖私教课、蛋白粉多赚钱。
案例别只看“人家做了什么”,要看“人家解决了什么痛点,怎么复制到自己业务里”。4个最经典的落地案例,直接拆干法:
1.戴尔:不囤货也能卖电脑(反库存思维)
原来电脑行业:先生产一堆电脑囤着,再通过经销商卖,库存压钱、过时就贬值。
戴尔干法:客户先在官网选配置(要多大内存、什么显卡),付了钱再生产,直接快递给客户。
能学的点:先有订单再生产,砍掉中间商,既省了库存成本,又满足客户“个性化”需求。比如做家具的,能不能让客户选材质、颜色,定制后再生产?
2.沃尔玛:天天低价不是赔本赚吆喝(供应链降本思维)
原来超市:找经销商拿货,物流慢、成本高,只能偶尔搞促销。
沃尔玛干法:自己建物流仓库,直接跟工厂大批量采购(买10万件比买1万件便宜30%),再通过高效物流运到门店,把省的钱让给客户,靠“低价”拉来更多人买,薄利多销。
能学的点:靠“大规模采购+高效物流”压低成本,用低价换销量,别总想着“涨价赚更多”。比如开便利店,能不能跟周边几家店一起批量进货,压低成本?
3.麦当劳:一个套餐赚比单卖多(组合盈利思维)
原来快餐店:汉堡、薯条、可乐分开卖,客户可能只买个汉堡,利润低。
麦当劳干法:用“便宜汉堡”吸引客户,再搭配“高利润的薯条+可乐”做套餐,客户觉得“套餐比单买划算”,其实商家赚得更多。
能学的点:用“引流品”(便宜、刚需)拉客户,再用“利润品”(高毛利)赚钱。比如服装店,用99元的基础T恤引流,再推399元的外套赚利润。
4.漫威:一个IP能赚N次钱(IP复用思维)
原来漫画行业:只靠卖漫画书赚钱,受众窄、收入单一。
漫威干法:先把“钢铁侠”“蜘蛛侠”做成漫画(攒IP),再改编成电影(赚票房),接着出玩具、游戏、周边(赚授权费),甚至跟车企合作出联名车(赚合作费)。
能学的点:把你最核心的东西(比如品牌、技术、客户群)变成“IP”,多场景赚钱。比如做母婴店,除了卖奶粉,还能搞“育儿课程”“亲子活动”,靠服务再赚一笔。
别觉得创新难,用这3个工具,跟着步骤走就能落地,都是老板能直接上手的:
1.商业模式画布:画张图就理清思路(9个格子,填完就懂)
不用记复杂框架,找张纸画9个格子,按顺序填,重点先填前2个(客户+价值),避免自嗨:
格子名称 |
填什么(老板版) |
例子(奶茶店) |
客户细分 |
最愿意给你钱的那群人 |
上班族(早上买早餐,下午买奶茶) |
价值主张 |
帮这群人解决什么麻烦,给什么好处 |
5分钟拿到热乎早餐,奶茶少糖不胖 |
渠道通路 |
怎么让这群人找到你 |
门店(写字楼楼下)+外卖平台 |
客户关系 |
怎么让这群人常来 |
会员满3杯送1杯,加企业微信发券 |
收入来源 |
靠什么赚钱(别只靠卖货) |
早餐+奶茶(卖货)+企业团餐(团购) |
核心资源 |
你有什么别人没有的(比如供应链、品牌) |
跟本地农场合作,早餐食材新鲜 |
关键业务 |
每天必须做的事(别做无关的) |
早上6点前备完早餐,保证出餐快 |
重要合作 |
谁能帮你做事,一起赚钱 |
外卖平台(帮你引流)、农场(帮你供食材) |
成本结构 |
钱主要花在哪(别乱花钱) |
食材成本、门店租金、外卖佣金 |
2.收入模型设计:别只靠“卖货”,多搞几条赚钱的路
很多老板卡在“只靠卖产品赚差价”,其实有6种常见的收入模式,直接套:
订阅制:比如软件按年收费,健身房办年卡(提前锁定客户钱)。
按使用收费:比如共享单车骑一次付一次,云计算用多少付多少(降低客户门槛)。
分润制:比如直播带货,帮品牌卖货拿佣金(不用自己囤货)。
增值服务:比如手机免费送,靠话费、流量赚钱(用低价产品引流,靠服务赚钱)。
数据收费:比如做零售的,把客户购买数据整理后,卖给上游供应商(靠数据赚钱)。
授权收费:比如迪士尼,把卡通形象授权给服装厂,收授权费(靠IP赚钱)。
3.生态协同:拉上别人一起干,放大赚钱能力
别自己单打独斗,现在靠“生态”赚钱更轻松:
开放资源:比如外卖平台开放流量给商家,自己赚佣金;你做门店的,能不能开放场地给别人搞快闪活动,赚场地费?
联合开发:比如手机厂商和耳机厂商合作,卖手机时搭售耳机,一起分利润;你做家具的,能不能跟装修公司合作,互相推荐客户,分佣金?
共享客户:比如咖啡店和书店合作,买咖啡送书店优惠券,买书店书送咖啡券,一起拉客户(不用自己花更多钱引流)。
别照搬其他行业的玩法,每个行业有自己的痛点,创新要盯着行业里的“麻烦”来:
1.科技行业:别只加“AI功能”,要做“AI原生”模式
误区:以为在产品里加个AI按钮就是创新,其实没用。
干法:从一开始就用AI解决核心问题。比如做设计软件,原来靠设计师手动做图,现在用AI自动生成设计稿(客户输入需求,10分钟出3版),从“卖软件工具”变成“卖AI设计服务”,按生成次数收费。
2.零售行业:从“人找货”变成“货找人”(靠数据赚钱)
原来:客户来店里逛,能不能买到全看运气。
干法:用数据抓客户需求。比如盒马鲜生,发现买海鲜的客户常买高端调味品,就把海鲜和调味品放在一起,还做“海鲜+调料”的套餐,客单价直接涨20%;你开便利店,能不能看后台数据,把“晚上卖得好的泡面”放在收银台旁边,方便客户拿?
3.金融行业:别只做“存钱贷款”,要做“场景化金融”
原来:银行只做“客户来存钱、来贷款”的生意,太被动。
干法:把金融服务嵌到客户的日常场景里。比如支付宝的“花呗”,客户在淘宝买东西时,直接能分期,不用单独去银行申请贷款;你做供应链的,能不能给下游经销商提供“进货贷款”(比如经销商进10万货,先付5万,剩下的卖完再还),靠利息赚钱,还能锁定经销商。
很多老板有创新想法,但落不了地,因为没按顺序来。按这6步走,每步做1件具体的事:
1.找痛点(明确价值主张):别想“我要做什么”,先想“客户最烦什么”。比如做餐饮的,客户是不是烦“等餐久”?那你的价值主张就是“15分钟内上齐所有菜”。
2.定人群(精准客户细分):别贪大求全,先抓“最小可行客户群”。比如做早教的,先服务“3-4岁、住在周边小区的宝妈”,别一开始就想做“所有年龄段的孩子”。
3.设计赚钱的路(收入模型):至少搞2种收入来源。比如做瑜伽馆,除了年卡(收入1),再做“亲子瑜伽课”(收入2),避免只靠一种收入“饿肚子”。
4.搭渠道(让客户找到你):先把1个渠道做透,再扩其他渠道。比如做线上教育的,先靠“微信朋友圈广告”引流,客户多了再做抖音,别同时搞5个渠道,精力不够。
5.锁客户(优化客户关系):做“客户复购的钩子”。比如做水果店,客户买完后加企业微信,每周三发“会员专属折扣”,让客户常来。
6.控成本(确保能赚钱):钱要花在“能带来客户和收入的地方”。比如做奶茶店,别花大价钱装修,把钱花在“好的食材”上,客户更愿意为“好喝”买单,而不是“装修好看”。
商业模式创新不是“一次性的事”,而是“每季度要调整的事”。比如你发现“会员年卡卖得不好”,就改成“季卡”;发现“外卖平台佣金太高”,就拉客户加企业微信,直接在微信上接单。
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“各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落地模板”?模板里会针对零售、餐饮、科技3个行业,把“客户细分、收入模型、渠道”这些核心点都列成填空式表格,你直接填自己的业务信息,就能快速出创新思路。
这适合你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需要策划、实操落地指导、投资、融资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
普通人想逆袭成功,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和专家团队陪跑,一步一步学习照做就可以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