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困扰 “孩子写作业坐不住、老走神”,其实专注力不是 “逼出来” 的,而是从环境、习惯、身体、心理等多方面 “养出来” 的。结合日常家庭教育场景,分享一套一看就会、落地性强的方法:
专注力差的孩子,对环境干扰特别敏感 —— 橡皮上的卡通图案、手机弹出的消息,都可能打断思路。核心是 “减少干扰源,明确功能区”。
1. 物理环境:建一个 “学习能量站”(附家庭实例)
工具区:只留 “必需款”,拒绝 “玩具化”
实例:二年级孩子的书桌,只放 “纯色普通橡皮(无卡通、不拆卸)、3 支铅笔、1 把直尺”,把带灯光的卡通笔、能拼成积木的文具收进客厅柜子。曾有家长试过后反馈:“之前孩子写作业总拆橡皮玩,换了普通橡皮后,走神次数少了一半”。
视觉区:墙面只留 “学习相关”
实例:书桌对面墙贴 “每日作业清单”(手写版,分 3 项简单列)、数学乘法口诀表,把孩子的奖状、卡通海报移到卧室墙面 —— 避免学习时被 “无关画面” 吸引。
隔离区:用简单工具做 “物理分隔”
实例:如果孩子书桌在客厅,用折叠屏风(高度 1.2 米)挡在书桌和电视之间,或把书架靠书桌摆放,形成 “独立小角落”,减少家人走动、电视声音的干扰。
2. 数字环境:执行 “三不原则”(家长易操作版)
学习时 “不带手机进房间”:实例:家长把手机统一放在客厅充电底座,孩子的平板只装学习 APP(如学而思轻课),娱乐软件(游戏、短视频)由家长设置 “青少年模式”,学习时段(16:30-18:00)自动锁定。
用专注 APP 辅助:实例:和孩子约定 “学习时一起种‘森林’”—— 打开 Forest APP,设定 25 分钟专注时间,期间不碰手机,就能种出一棵虚拟树,积累 5 棵树可兑换 “周末额外 30 分钟户外时间”,孩子更有动力。
家庭网络管控:实例:路由器设置 “学习时段屏蔽”(16:00-20:00),自动拦截王者荣耀、和平精英等游戏网站,避免孩子偷偷上网。
孩子坐不住,常是因为 “作业太多望而却步”。核心是 “化整为零,即时反馈”,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保持专注。
1. 番茄工作法(分龄落地版)
低年级(6-8 岁):15 分钟专注 + 5 分钟 “动一动”
实例:孩子写拼音作业,专注 15 分钟(完成 1 页拼音书写)后,允许在客厅拍球 100 下、折一只纸飞机,或玩 5 分钟积木(避免剧烈运动,不然难快速平静)。
中年级(9-11 岁):25 分钟专注 + 5 分钟 “静一静”
实例:做数学练习册时,专注 25 分钟完成 10 道计算题 + 2 道应用题,然后站在窗边远眺 5 分钟(看楼下的树、远处的建筑),或做 3 次深呼吸(吸气 4 秒→屏息 2 秒→呼气 6 秒),快速放松大脑。
高年级(12 + 岁):40 分钟专注 + 10 分钟 “轻运动”
实例:写英语作文时,专注 40 分钟完成初稿,然后下楼散步 10 分钟、跳绳 50 次,或做 5 组拉伸,避免久坐疲劳。
2. 乐高式任务卡:拆解作业像搭积木(附具体案例)
把复杂作业拆成 “小积木”,完成一块就给反馈,孩子更有动力:
实例:小学三年级语文作业(总时长 40 分钟)拆解为:
激励规则:积累 5 颗星星,兑换 “周末选一次家庭活动”(如去公园放风筝、看一集动画),即时反馈比 “期末奖励” 更能调动专注力。
专注力需要 “身体支撑”—— 大脑供氧足、营养够、感官协调好,孩子才能长时间专注。
1. 每日 “专注力运动套餐”(不用专业器材)
晨间:跳绳 100 次(提升大脑供氧)
实例:早餐前 10 分钟,家长陪孩子在阳台跳绳,计数 “1-2-3…100”,边跳边聊天(比如 “今天我们比昨天快 5 秒好不好?”),孩子不觉得枯燥。
午后:平衡训练 2 分钟(刺激前庭觉,稳定注意力)
实例:没有平衡木?用客厅的地砖缝当 “平衡线”,让孩子双脚踩线行走,双手平举保持平衡;或让孩子单脚站立,闭眼数 10 秒,逐渐增加难度。
晚间:抛接球游戏 10 分钟(锻炼手眼协调,激活大脑)
实例:饭后在小区楼下,家长和孩子互相抛软排球(或毛绒玩具),约定 “抛 10 个回合不落地”,输的人做 3 个下蹲 —— 既运动又增进亲子互动。
2. 营养支持:吃对食物,给专注力 “充电”
早餐:“专注组合”(鸡蛋 + 蓝莓 + 全麦面包)
实例:煮 1 个鸡蛋、切一小碗新鲜蓝莓(约 20 颗)、烤 1 片全麦吐司,搭配无糖豆浆 —— 胆碱(鸡蛋)能增强记忆力,花青素(蓝莓)保护大脑,全麦提供持久能量。
课间:健康零食(坚果 + 黑巧克力)
实例:给孩子装 3-5 颗核桃(或杏仁),加一小块 70% 以上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 —— 健康脂肪和镁元素能稳定血糖,避免孩子因饥饿或血糖波动走神。
避坑:拒绝 “分心食物”
实例:不喝可乐、果汁饮料(高糖导致注意力忽高忽低),少吃薯片、蛋糕(精制碳水 + 添加剂影响大脑状态),换成白开水、淡茶水。
孩子抵触 “训练”,但喜欢 “游戏”—— 把专注力训练变成家庭游戏,孩子主动参与,效果更好。
1. 舒尔特方格(进阶版,全家可玩)
基础版(6-8 岁):打印 5×5 方格,填上 1-25 打乱的数字,让孩子用手指按顺序从 1 点到 25,记录时间(目标:1 分钟内完成)。
实例:7 岁孩子第一次用了 1 分 20 秒,每周练 2 次,3 周后降到 50 秒,专注力明显提升。
挑战版(9-11 岁):方格中混入数字 + 字母(如 1-A-3-B…),按 “1-A-2-B-3-C” 顺序点击。
竞技版(12 + 岁):家长和孩子比赛,输的人负责洗碗,孩子为了 “赢” 会更专注。
2. 听觉专注力游戏(碎片时间就能玩)
“故事复述”:家长读 3 分钟短故事(如《小猫钓鱼》),让孩子复述 “关键信息”(比如 “小猫为什么没钓到鱼?后来怎么钓到的?”)。
实例:小学三年级孩子复述时,能说出 “小猫一开始追蝴蝶、抓蜻蜓,没专心钓鱼,后来听了妈妈的话,专注钓鱼就钓到了”,说明听觉专注力达标。
“数字传真”:家长报 7 位数字(如 3856297),孩子倒序复述(7926583),逐渐增加位数(8 位、9 位)。
实例:先从 5 位数字练起(如 25841→14852),孩子熟练后再升级,锻炼 “短时记忆 + 专注听” 的能力。
专注力的核心是 “内在动力”—— 当孩子觉得 “专注能带来成就感”,才会主动坚持。
1. 三明治反馈法(避免批评,激发动力)
实例:孩子做数学作业,前 2 题全对,第 3 题因粗心算错:
肯定(第一层):“宝贝,你刚才独立完成了前两道数学题,步骤写得很工整,还自己检查了一遍,特别认真!”
建议(中间层):“如果第三题能再看清题目里的‘除以’和‘减去’,再算一遍,就能全对啦~”
鼓励(第三层):“上次你就是因为仔细读题,应用题全对,妈妈相信你这次也能做到!”
→ 避免 “你怎么又粗心” 的指责,孩子更愿意接受建议,下次会更专注。
2. 专注力温度计(可视化进步,增强自信)
做法:和孩子一起画 “温度计”,从下到上标 “红(分心)、黄(基本专注)、绿(完全专注)”:
写作业时玩笔、走神→涂红色;
偶尔走神,但能快速拉回→涂黄色;
全程认真做题,不抬头、不分心→涂绿色。
实例:孩子每天完成 3 个学习时段,就涂 3 格,每周一起看 “绿色格子是不是变多了”——“你看这周绿色比上周多 2 格,专注力越来越棒啦!”,可视化的进步比 “你进步了” 更有说服力。
专注力培养有 “黄金期”,按年龄针对性训练,事半功倍:
学龄前(3-6 岁):玩出来的专注
实例:给孩子玩大孔串珠(串成项链)、拼图(从 10 片开始,逐渐增加到 30 片)、搭乐高(拼简单的汽车模型)—— 在 “动手玩” 中,孩子自然会培养 “持续关注一个目标” 的能力。
小学低段(6-9 岁):建立 “流程感”
实例:固定 “每日学习流程”:16:30 放学→吃点心 10 分钟→16:40-17:05 做数学作业→17:15-17:40 做语文作业→休息 15 分钟→17:55-18:20 读课外书。流程固定后,孩子不用纠结 “接下来做什么”,专注力更集中。
小学高段(10-12 岁):训练 “抗干扰力”
实例:让孩子在书房写作业时,放轻柔的古典音乐(如巴赫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),或家人在客厅小声聊天 —— 逐渐适应 “轻微干扰”,避免到了初中课堂(难免有同学小声说话)就分心。
家长行动清单(每周必做,简单易坚持)
|
频次 |
具体行动(附实例) |
|
每日 |
观察孩子 “最佳专注时段”:比如发现孩子早上 8 点 - 8 点半做数学题正确率高,就把难的学习任务放在这个时段 |
|
每周 |
2 次家庭专注力游戏:比如 “记忆扑克”(10 张牌看 30 秒,翻面复述花色数字)、“词语接龙”(每人接 3 秒,接不上就输) |
|
每月 |
和孩子分析 “进步曲线”:比如舒尔特方格从 1 分钟降到 40 秒,番茄工作法从 15 分钟专注到 20 分钟,一起贴 “进步贴纸” |
|
每季度 |
调整学习环境:比如冬天换暖黄色灯光(不刺眼),夏天换冷白色灯光(更清醒);书桌抽屉定期清理,只留当前学期文具 |
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:“最好的专注力培养,是让孩子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出自我控制能力。” 其实改善专注力,不是让孩子 “坐够 1 小时”,而是让他体验 “专注做好一件事” 的成就感 —— 比如拼完拼图的快乐、算对难题的自豪,这种 “心流状态” 会让孩子觉得 “专注是件有趣的事”。
当专注力从 “爸妈让我做” 变成 “我自己想做”,孩子不仅学习效率提升,更能收获受益一生的 “自我管理能力”。
这适合你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 咨询(发送999领取《实体店新媒体营销全集》)
想逆袭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一边学一边实操落地,不清楚就咨询你的专属智囊团服务专员!